拍摄动物或鸟类的设置示例

以下是对焦动物或鸟类的眼部的要点和设置技巧的概要。

野鸟(栖息在树枝上或水边且移动不多的鸟)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
对焦区域] [跟踪: 点M]
[点: M]
[扩展点]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鸟类]
识别目标] → [鸟类]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3(标准)]
[持续跟踪等级]: [3(标准)]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点M]
    如果被摄体的移动能够预测并且可在框内捕捉到被摄体,则将相机设为通用性较高的基本推荐设置([AF跟踪灵敏度]:[3(标准)];对焦区域:[跟踪: 点M])。
    由于相机会自动跟踪移动到跟踪开始时所用的对焦区域之外的被摄体,因此可在跟踪期间一边调节被摄体构图,一边捕捉被摄体。
    当对焦区域叠加在鸟的头部时,如果眼部识别有效,相机会自动跟踪被摄体的眼部。
    此外,如果在跟踪期间按已分配了[对焦标准]的自定义键(在默认设置下为控制拨轮的中央时),可将跟踪开始位置移动到对焦框的位置。如果预先移动了跟踪开始位置(例如,当被摄体的位置由于构图调整而发生改变时),则在重新开始跟踪时,您会发现此功能很有用。 如果相机频繁捕捉预料外的被摄体,请按分配了[保持跟踪识别关闭]的自定义键,以便通过暂时将[AF中的被摄体识别]切换为[关]并将对焦区域设为[点: M]来重新对焦被摄体。 当鸟的身体频繁隐藏在障碍物后面时,可以通过将识别部位设为[眼部]或[眼部/头部]来更容易对焦被摄体。
    当要在有多只鸟的场景中稳定对焦特定被摄体时,将[跟踪转移范围]设为[1(窄)]或2(窄-标准),以便相机能够更容易捕捉到特定被摄体。
  • [点: M]/[扩展点]
    当存在众多障碍物时,建议设定[点: M]或[扩展点]以便锁定对焦区域。
    建议将[AF跟踪灵敏度]设为跟踪灵敏度更高的[2],并将对焦区域设为[扩展点]等小区域点设置。
    当鸟的身体频繁隐藏在障碍物后面时,可以通过将识别部位设为[眼部]或[眼部/头部]来更容易对焦被摄体。
    在拍摄鸟类洗澡等被摄体快速移动的场景时,将[AF跟踪灵敏度]设为[1(锁定)],尽量避免对焦偏移到背景或溅起的水花上。

野生鸟类(大鸟飞翔)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
对焦区域] [跟踪: 区]
[跟踪: 点M]
[广域]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鸟类]
识别目标] → [鸟类]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3(标准)]
[持续跟踪等级]: [4]或[5(锁定)]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区]/[跟踪: 点M]
    在拍摄飞鸟场景时,建议在易于捕捉被摄体的[区]区域内捕捉被摄体,然后跟踪被摄体。
    当眼部识别有效时,相机会自动跟踪眼部。因此,会变得难以将对焦移动到翅膀等处。
    当在有多只鸟的场景中或当对焦区域设为[区]时捕捉到地面上的植物等预料外被摄体时,请将跟踪开始区域设为[跟踪: 点M],并将[跟踪转移范围]设为[1(窄)]或[2],以便相机能够更容易捕捉到对象被摄体。
  • [广域]
    当被摄体正在快速移动时(例如,当您想要用对焦框对焦大型飞行被摄体时),设定[广域]可以更加容易地捕捉到被摄体。
    当眼部识别有效时,相机会自动跟踪眼部。因此,会变得难以将对焦移动到翅膀等处。
    当被摄体距离较远并且被摄体附近有其他物体(例如,背景中的植物)时,将[AF跟踪灵敏度]设为[1(锁定)]可尽量避免对焦偏移到背景。

野生鸟类(小鸟飞翔或俯冲)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5(响应)]
对焦区域] [区]
[广域]
[点: M]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鸟类]
识别目标] → [鸟类] → 详细设置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区]/[广域]
    当难以在对焦框内捕捉到被摄体时(例如,翠鸟高速俯冲向水面或者飞行中的小鸟),请将对焦区域设为更为宽广的[区],并将[AF跟踪灵敏度]设为[5(响应)],以便改善对快速移动被摄体的跟踪效果。
    在拍摄小鸟的飞行场景期间,由于相机在鸟开始移动时无法充分跟踪小而迅捷的鸟而导致跟踪框显示在其他被摄体(例如背景或被摄体脚下的树枝等)上时,关闭跟踪操作可能会改善对开始移动后的鸟的跟踪性能。
    即使对于比较容易出现对焦延迟的被摄体(例如,迎面飞来的鸟类),将[AF跟踪灵敏度]设为[5(响应)]也可改善此类被摄体的跟踪效果。
  • [点: M]
    当存在众多障碍物或者可在对焦框内顺利捕捉到被摄体时,通过将对焦区域设为[点: M]并对被摄体进行对焦,也可能可以提高对焦精度。

野生动物/宠物(当存在很少移动的单个被摄体或即使被摄体移动也没有草等障碍物时)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
对焦区域] [跟踪: 点M]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动物]
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3(标准)]
[持续跟踪等级]: [3(标准)]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点M]
    若要使用被摄体识别功能保持对被摄体的对焦,建议将[AF中的被摄体识别]设为[开],并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
    由于相机会自动跟踪移动到跟踪开始时所用的对焦区域之外的被摄体,因此可在跟踪期间一边调节被摄体构图,一边捕捉被摄体。
    当对焦区域叠加在动物头部或其它部分时,如果被摄体识别有效,相机会自动跟踪眼部。
    此外,如果在跟踪期间按已分配了[对焦标准]的自定义键(在默认设置下为控制拨轮的中央时),可将跟踪开始位置移动到对焦框的位置。如果预先移动了跟踪开始位置(例如,当被摄体的位置由于构图调整而发生改变时),则在重新开始跟踪时,您会发现此功能很有用。 在被摄体识别框或跟踪框移动到预料外被摄体的场景中,使用分配了[保持跟踪识别关闭]的自定义键将对焦区域暂时切换为[点: M]等参数也会有效。仅在持续按分配了[保持跟踪识别关闭]的自定义键期间,[AF中的被摄体识别]暂时设为[关],而[对焦区域]设为[点: M],以便相机能够快速对[点: M]的对焦区域框位置对焦。

野生动物/宠物(当存在移动的单个被摄体并且被摄体前面出现草等障碍物时)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1(锁定)]
对焦区域] [跟踪: 点M]
[点: M]
[扩展点]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动物]
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5(广域)]
[持续跟踪等级]: [5(锁定)]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或[眼部/头部]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点M]
    在要对焦的被摄体前面有杂草等轻微障碍物的场景中,建议将[AF中的被摄体识别]设为[开]并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
    当对焦区域叠加在动物头部时,如果被摄体识别有效,相机会自动跟踪眼部等被摄体的一部分。如果在开始跟踪操作后改变构图,相机将自动跟踪被摄体,直至开始跟踪时所设定的对焦区域外的位置。因此,可以在调整构图的同时拍摄被摄体。此外,当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跟踪转移范围]设为[5(广域)]时,即使已识别被摄体远离对焦区域或跟踪框,相机也会自动将对焦转移到该被摄体,以使其更容易跟踪。
    当将[跟踪时的区域显示]设为[开]时,即使在跟踪期间也会显示跟踪开始位置。当您想要在被摄体移出对焦框的情况下迅速重新开始跟踪该被摄体时,此功能很有用。
    此外,如果在跟踪期间按已分配了[对焦标准]的自定义键(在默认设置下为控制拨轮的中央时),可将跟踪开始位置移动到对焦框的位置。如果预先移动了跟踪开始位置(例如,当被摄体的位置由于构图调整而发生改变时),则在重新开始跟踪时,您会发现此功能很有用。
    当相机由于显示了较宽的被摄体识别框而对被摄体前方的障碍物(例如预料外被摄体的身体或头部)对焦时,请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识别部分]设为仅限[眼部],以缩小识别被摄体的范围。
  • [点: M]/[扩展点]
    在有很多障碍物(例如有杂草在要对焦的被摄体前方移动)的场景中,如果使用[跟踪]难以跟踪被摄体,建议将[对焦区域]设为[点: M]或[扩展点]等参数。此外,通过预先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还可以使用分配了[保持跟踪关闭]的自定义键将对焦区域暂时切换为[点: M]。

    提示

    • 当[跟踪转移范围]设为[5(广域)]时,即使在被摄体远离跟踪框时,相机也会自动将对焦框转移到已识别被摄体。当只有一个被摄体或由于某种原因难以跟踪被摄体时(例如,被摄体被隐藏而无法看到),此功能很有用。

野生动物/宠物(当要在多个被摄体中对特定被摄体对焦,或者当被摄体隐藏在障碍物后面时)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
对焦区域] [点: M]
[点: S]
[跟踪: 点S]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动物]
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1(窄)]或[2]
[持续跟踪等级]: [3(标准)]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或[眼部/头部]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点: M]/[点: S]
    在有多个被摄体或被摄体频繁隐藏在障碍物(例如草地或树枝)后面的情况下,若要稳定对焦特定被摄体,建议执行以下步骤:将对焦区域设为[点: M]或[点: S]。接下来,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跟踪转移范围]设为[1(窄)]。接下来,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最后,将[识别部分]设为[眼部]。
    此操作会缩小对焦区域和识别范围,以便在附近有多个被摄体的情况下,相机能够更容易专注于特定被摄体。
    在被摄体没有移动的情况下,当由于被摄体较小而导致相机最终对障碍物(例如小草)或背景对焦时,如果将对焦模式暂时更改为[单次AF],并在使用[对焦放大]放大被摄体的情况下执行自动对焦,某些情况下相机可能会更容易对焦被摄体。(之后,若要再次拍摄存在移动的场景,请将设置恢复为[连续AF]。)
  • [跟踪: 点S]和用[保持跟踪识别关闭]分配的自定义键的组合
    即使在被摄体频繁隐藏在障碍物(例如草地或树枝)后面的情况下,如果也要使用跟踪功能在更改构图的同时对焦被摄体,建议执行以下步骤: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S]。接下来,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识别部分]设为[眼部]。此外,如果要在有多个被摄体时尽可能持续跟踪特定被摄体,请将[跟踪转移范围]设为[1(窄)]等参数,以便您进行调整以使相机更容易将对焦转移到已识别的被摄体上。
    如果使用分配了[保持跟踪识别关闭]的自定义键,可以仅在场景中的预料外被摄体上出现跟踪框或被摄体识别框时将对焦区域快速切换到[点: S]。在按下分配了[保持跟踪识别关闭]的自定义键期间,[AF中的被摄体识别]会被暂时设为[关]并且[对焦区域]会被设为[点: S],这样可以在[点: S]的对焦框位置快速调整对焦。

野生动物/宠物(当拍摄小动物时)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或[5(响应)]
对焦区域] [跟踪: 点M]
[点: M]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动物]
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3(标准)]或[5(广域)]
[持续跟踪等级]: [3(标准)]或[5(锁定)]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或[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点M]
    当在快速移动的小动物突然停止移动的瞬间对该动物快速对焦并通过调整构图拍摄被摄体时,建议将[AF中的被摄体识别]设为[开]并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
    当对焦区域叠加在动物头部时,如果被摄体识别有效,相机会自动跟踪眼部等被摄体的一部分。如果在开始跟踪操作后改变构图,相机将自动跟踪被摄体,直至开始跟踪时所设定的对焦区域外的位置。因此,可以在调整构图的同时拍摄被摄体。此外,当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跟踪转移范围]设为[5(广域)]时,即使已识别被摄体远离对焦区域或跟踪框,相机也会自动将对焦转移到该被摄体,以使其更容易跟踪。
    当将[跟踪时的区域显示]设为[开]时,即使在跟踪期间也会显示跟踪开始位置。当您想要在被摄体移出对焦框的情况下迅速重新开始跟踪该被摄体时,此功能很有用。
    此外,如果在跟踪期间按已分配了[对焦标准]的自定义键(在默认设置下为控制拨轮的中央时),可将跟踪开始位置移动到对焦框的位置。如果预先移动了跟踪开始位置(例如,当被摄体的位置由于构图调整而发生改变时),则在重新开始跟踪时,您会发现此功能很有用。 当相机由于显示了较宽的被摄体识别框而对被摄体前方的障碍物(例如预料外被摄体的身体或头部)对焦时,请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识别部分]设为仅限[眼部],以缩小识别被摄体的范围。
  • [点: M]/[扩展点]
    当要对焦的被摄体移动极快且使用跟踪功能难以跟踪时,建议将[对焦区域]设为[点: M]或[扩展点]等参数。或者,可以预先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并使用分配了[保持跟踪关闭]的自定义键将参数暂时切换为[点: M]等。

    提示

    • 关于动物的头部和身体的识别,相机更容易识别类似狗或类似猫的形态。当拍摄形态不同的小动物时,如果头部或身体的被摄体识别框显示在预料外被摄体或被摄体的一部分上,请将[识别部分]设为[眼部]。这样做可以更容易对焦对象被摄体和眼部。

野生动物/宠物(当拍摄大型食草动物等时)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
对焦区域] [跟踪: 点M]
[点: M]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动物]
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 [跟踪转移范围]: [3(标准)]
[持续跟踪等级]: [3(标准)]
[识别灵敏度]: [3(标准)]
[识别部分]: [眼部]或[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点M]
    当对大型食草动物快速对焦并在拍摄被摄体前调整构图时,建议将[AF中的被摄体识别]设为[开],并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
    当对焦区域叠加在动物头部时,如果被摄体识别有效,相机会自动跟踪眼部等被摄体的一部分。如果在开始跟踪操作后改变构图,相机将自动跟踪被摄体,直至开始跟踪时所设定的对焦区域外的位置。因此,可以在调整构图的同时拍摄被摄体。
    当将[跟踪时的区域显示]设为[开]时,即使在跟踪期间也会显示跟踪开始位置。当您想要在被摄体移出对焦框的情况下迅速重新开始跟踪该被摄体时,此功能很有用。
    此外,如果在跟踪期间按已分配了[对焦标准]的自定义键(在默认设置下为控制拨轮的中央时),可将跟踪开始位置移动到对焦框的位置。如果预先移动了跟踪开始位置(例如,当被摄体的位置由于构图调整而发生改变时),则在重新开始跟踪时,您会发现此功能很有用。 当相机由于显示了较宽的被摄体识别框而对被摄体前方的障碍物(例如预料外被摄体的身体或头部)对焦时,请选择[识别目标] → [动物] → 详细设置,然后将[识别部分]设为仅限[眼部],以缩小识别被摄体的范围。
  • [点: M]/[扩展点]
    如果使用跟踪功能难以跟踪特定被摄体(例如当食草动物聚集在一处时),可以通过将[对焦区域]设为[点: M]或[扩展点]来更容易指定特定动物。通过预先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点M],还可以使用分配了[保持跟踪关闭]的自定义键将对焦区域暂时切换为[点: M]等参数。

    提示

    • 关于动物的头部和身体的识别,相机更容易识别类似狗和类似猫的形态。当拍摄形态不同的食草动物时,如果头部或身体的被摄体识别框显示在预料外被摄体或被摄体的一部分上,请将[识别部分]设为[眼部]。这样做可以更容易对焦对象被摄体和眼部。

野生动物/野生鸟类(当在动物和鸟类同时存在的场所在不更改设置的情况下拍摄被摄体时)

建议设置

MENU项目 设定值
对焦模式] [连续AF]
[AF-C优先级设置] [均衡]
[AF跟踪灵敏度] [3(标准)]
对焦区域] [跟踪: 广域]
[广域]
[换垂直和水平AF区] [仅AF点]
AF中的被摄体识别] [开]
识别目标] [动物/鸟类]
识别目标] → [动物/鸟类] → 详细设置 [识别优先级设置]: [自动]
[识别部分]: [眼部/头部/身体]
被摄体检测框显示] [开]
  • [跟踪: 广域]/[广域]
    在动物和鸟类同时存在的场所,要在不更改设置的情况下对动物或鸟类对焦,建议将[识别目标]设为[动物/鸟类],将[AF中的被摄体识别]设为[开],并将对焦区域设为[跟踪: 广域]或[广域]等。
    当对焦区域叠加在动物或鸟类的头部时,如果识别有效,相机自动跟踪眼部等被摄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