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動物或鳥的設定範例

以下是對焦於動物或鳥的眼睛的重點和設定秘訣的摘要。

野鳥(坐在樹枝上或水邊但不太移動的鳥)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
對焦區域] [追蹤: 點M]
[點: M]
[擴充點]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鳥]
辨識目標]→[鳥]→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3(標準)]
[追蹤持久性層級]: [3(標準)]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點M]
    如果被攝體的移動是可預測的,而且可在畫面中捕捉到被攝體,請將相機設定為多功能的基本建議設定([對焦追蹤靈敏度]:[3(標準)];對焦區域:[追蹤: 點M])。
    由於相機會自動追蹤移出相機開始追蹤時使用的對焦區域以外的被攝體,因此可在追蹤過程中調整被攝體構圖的同時,捕捉被攝體。
    對焦區域疊印在鳥的頭部時,如果眼睛辨識有效,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的眼睛。
    此外,如果在追蹤過程中按下已指派為[對焦標準]的自訂按鍵(預設設定為控制滾輪中央),可將追蹤開始位置移到對焦框位置。如果事先移動追蹤開始位置(例如,因為構圖調整而變更被攝體位置時),當您重新開始追蹤時,會發現此功能非常實用。 如果相機經常捕捉到非預期的被攝體,請按下指派為[固定追蹤辨識關閉]的自訂按鍵,如此即可透過暫時將[AF中的被攝體辨識]切換為[關],以及將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來再次對焦於被攝體。 當鳥的身體經常隱藏在障礙物後面時,您可以透過將辨識部位設定為[眼部]或[眼部/頭部]而更容易對焦於被攝體。
    當您要在有多隻鳥的場景中穩定對焦於特定被攝體時,請將[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1(窄)]或2(窄標準),這樣相機就可以更容易的捕捉特定被攝體。
  • [點: M]/[擴充點]
    當有許多障礙物時,建議設定[點: M]或[擴充點],這樣會鎖定對焦區域。
    建議您將[對焦追蹤靈敏度]設定為較強的[2]且對焦區域設定為小區域的點設定,例如[擴充點]。
    當鳥的身體經常隱藏在障礙物後面時,您可以透過將辨識部位設定為[眼部]或[眼部/頭部]而更容易對焦於被攝體。
    當您在被攝體快速動作的場景(例如鳥類洗澡的場景)中拍攝影像時,將[對焦追蹤靈敏度]設定為[1(鎖定)],可盡量減少對焦移到背景或潑濺的水的狀況。

野鳥(大型鳥類的飛行)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
對焦區域] [追蹤: 對焦區域]
[追蹤: 點M]
[寬]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鳥]
辨識目標]→[鳥]→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3(標準)]
[追蹤持久性層級]: [4]或[5(鎖定)]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對焦區域]/[追蹤: 點M]
    當您在鳥類飛翔的場景中拍攝影像時,建議在高捕捉效能[對焦區域]的區域中捕捉被攝體,然後透過追蹤功能追蹤被攝體。
    當眼睛辨識有效時,相機會自動追蹤眼睛。因此,很難將對焦移到翅膀等部位上。
    在有多隻鳥的場景中或對焦區域設定為[對焦區域]時捕捉地上植物等非預期的被攝體時,將追蹤開始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並將[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1(窄)]或[2],如此相機便可更容易捕捉到預期的被攝體。
  • [寬]
    當被攝體快速移動時(例如,您想透過讓被攝體充滿畫面來捕捉飛行中的大型被攝體),設定為[寬]可以更容易捕捉被攝體。
    當眼睛辨識有效時,相機會自動追蹤眼睛。因此,很難將對焦移到翅膀等部位上。
    當被攝體距離很遠,而且有其他物體(例如背景有植物)靠近被攝體時,將[對焦追蹤靈敏度]設定為[1(鎖定)],可盡量減少對焦移到背景的狀況。

野鳥(小型鳥類的飛行或潛水)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5(靈敏)]
對焦區域] [對焦區域]
[寬]
[點: M]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鳥]
辨識目標]→[鳥]→詳細設定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對焦區域]/[寬]
    如果在畫面中很難捕捉被攝體(例如翠鳥高速潛入水面或小鳥飛翔),請將區域設定為較寬的[對焦區域],並將[對焦追蹤靈敏度]設定為[5(靈敏)],可提升快速移動被攝體的追蹤效能。
    拍攝小鳥飛翔的場景時,如果追蹤框顯示在其他被攝體上(例如在被攝體腳部的背景或細枝等),由於相機在鳥開始移動時不足以追蹤小又敏捷的鳥,關閉追蹤功能可以改善在鳥開始移動後追蹤鳥的效能。
    即使針對對焦容易延遲的被攝體(例如向您飛來的鳥),將[對焦追蹤靈敏度]設定為[5(靈敏)]也能提升這類被攝體的追蹤效能。
  • [點: M]
    當有許多障礙物或者可在畫面中順利捕捉被攝體時,如果透過將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來對準被攝體,則會提升對焦精確度。

野生動物/寵物(當只有一個移動非常少的被攝體時,或即使被攝體移動,也沒有草等障礙物時)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
對焦區域] [追蹤: 點M]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動物]
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3(標準)]
[追蹤持久性層級]: [3(標準)]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點M]
    若要使用被攝體辨識功能保持對焦於被攝體,建議將[AF中的被攝體辨識]設定為[開],以及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
    由於相機會自動追蹤移出相機開始追蹤時使用的對焦區域以外的被攝體,因此可在追蹤過程中調整被攝體構圖的同時,捕捉被攝體。
    當對焦區域疊印在動物的頭部或其他部位時,如果被攝體辨識有效,相機會自動追蹤眼睛。
    此外,如果在追蹤過程中按下已指派為[對焦標準]的自訂按鍵(預設設定為控制滾輪中央),可將追蹤開始位置移到對焦框位置。如果事先移動追蹤開始位置(例如,因為構圖調整而變更被攝體位置時),當您重新開始追蹤時,會發現此功能非常實用。 在被攝體辨識框或追蹤框移到非預期被攝體的場景中,使用指派為[固定追蹤辨識關閉]的自訂按鍵也可以將對焦區域暫時切換為[點: M]等參數也很有效。只有在您持續按住指派為[固定追蹤辨識關閉]的自訂按鍵時,[AF中的被攝體辨識]才會暫時設定為[關],其中的[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如此相機便可快速對焦於[點: M]的對焦區域框的位置。

野生動物/寵物(當只有一個移動的被攝體時,以及當被攝體前面出現草等障礙物時)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1(鎖定)]
對焦區域] [追蹤: 點M]
[點: M]
[擴充點]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動物]
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5(寬)]
[追蹤持久性層級]: [5(鎖定)]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或[眼部/頭部]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點M]
    在您要對焦的被攝體前面有雜草等小障礙物的場景中,建議將[AF中的被攝體辨識]設定為[開],並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
    對焦區域疊印在動物頭部時,如果被攝體辨識有效,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的眼睛等部位。如果在開始追蹤操作後改變取景,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直到追蹤開始時設定的對焦區域以外的位置。因此,您可以在調整取景時拍攝被攝體。此外,當您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5(寬)]時,相機會自動將對焦移到辨識到的被攝體以便更容易追蹤,即使被攝體遠離對焦區域或追蹤框也行。
    當您將[追蹤期間的區域顯示]設定為[開]時,會顯示追蹤開始位置,即使在追蹤過程中也一樣。當被攝體移出對焦框之外,而您要快速重新開始追蹤該被攝體時,此功能很實用。
    此外,如果在追蹤過程中按下已指派為[對焦標準]的自訂按鍵(預設設定為控制滾輪中央),可將追蹤開始位置移到對焦框位置。如果事先移動追蹤開始位置(例如,因為構圖調整而變更被攝體位置時),當您重新開始追蹤時,會發現此功能非常實用。
    當相機因為顯示更寬的被攝體辨識框而對焦於被攝體前面的障礙物時(例如非預期被攝體的身體或頭部),請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辨識部分]設定為只有[眼部],便可縮小辨識被攝體的範圍。
  • [點: M]/[擴充點]
    如果在您要對焦的被攝體前方有許多雜草等障礙物的場景中使用[追蹤]難以追蹤被攝體,建議將[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或[擴充點]等參數。此外,您也可以透過事先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使用指派為[固定追蹤關閉]的自訂按鍵,將對焦區域暫時切換為[點: M]。

    提示

    • 當[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5(寬)]時,相機會將對焦框自動切換到辨識的被攝體,即使被攝體遠離追蹤框也一樣。此功能在只有一個被攝體或因某種原因(例如被攝體隱藏且看不到時)難以追蹤被攝體時很實用。

野生動物/寵物(當您想要對焦於多個被攝體中的特定被攝體時,或當被攝體隱藏在障礙物後方時)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
對焦區域] [點: M]
[點: S]
[追蹤: 點S]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動物]
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1(窄)]或[2]
[追蹤持久性層級]: [3(標準)]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或[眼部/頭部]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點: M]/[點: S]
    在有多個被攝體或被攝體經常隱藏在障礙物(例如草原或細枝)後面的情況下,若要穩定對焦於特定被攝體,建議執行以下的程序:將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或[點: S]。接著,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1(窄)]。接著,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最後,將[辨識部分]設定為[眼部]。
    此操作會縮小對焦區域和辨識範圍,以便在附近有多個被攝體的情況下,相機可更容易瞄準特定被攝體。
    如果因為被攝體很小而使相機最後對焦於障礙物(例如小草)或背景,而且被攝體沒有移動時,如果暫時將對焦模式變更為[單次對焦],並且在使用[對焦放大鏡]放大被攝體的情況中執行自動對焦,相機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更容易對焦於被攝體。(之後,若要再次拍攝有移動的場景,請將設定還原為[連續對焦]。)
  • [追蹤: 點S]和以[固定追蹤辨識關閉]指派的自訂按鍵的組合
    即使在被攝體經常隱藏在障礙物(例如草原或細枝)後的情況下,如果仍想要在使用追蹤功能變更取景的同時對焦於被攝體,建議執行以下的程序: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S]。接著,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辨識部分]設定為[眼部]。此外,如果您想要在有多個被攝體的情況下,盡可能持續對焦於特定被攝體,請將[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1(窄)]等參數,這樣您可以更容易調整相機將對焦移到辨識到的被攝體。
    如果您使用指派為[固定追蹤辨識關閉]的自訂按鍵,則只有在追蹤框或被攝體辨識框出現在非預期被攝體上的場景中,才能將對焦區域快速切換為[點: S]。只要您按下指派為[固定追蹤辨識關閉]的按鍵,[AF中的被攝體辨識]將暫時設定為[關],且[對焦區域]將設定為[點: S],如此便可以快速調整[點: S]的對焦框位置上的對焦。

野生動物/寵物(拍攝小動物時)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或[5(靈敏)]
對焦區域] [追蹤: 點M]
[點: M]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動物]
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3(標準)]或[5(寬)]
[追蹤持久性層級]: [3(標準)]或[5(鎖定)]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或[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點M]
    當您在快速移動的小動物突然停止移動的瞬間快速對焦並透過調整構圖以拍攝被攝體時,建議將[AF中的被攝體辨識]設定為[開],並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
    對焦區域疊印在動物頭部時,如果被攝體辨識有效,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的眼睛等部位。如果在開始追蹤操作後改變取景,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直到追蹤開始時設定的對焦區域以外的位置。因此,您可以在調整取景時拍攝被攝體。此外,當您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追蹤變換範圍]設定為[5(寬)]時,相機會自動將對焦移到辨識到的被攝體以便更容易追蹤,即使被攝體遠離對焦區域或追蹤框也行。
    當您將[追蹤期間的區域顯示]設定為[開]時,會顯示追蹤開始位置,即使在追蹤過程中也一樣。當被攝體移出對焦框之外,而您要快速重新開始追蹤該被攝體時,此功能很實用。
    此外,如果在追蹤過程中按下已指派為[對焦標準]的自訂按鍵(預設設定為控制滾輪中央),可將追蹤開始位置移到對焦框位置。如果事先移動追蹤開始位置(例如,因為構圖調整而變更被攝體位置時),當您重新開始追蹤時,會發現此功能非常實用。 當相機因為顯示更寬的被攝體辨識框而對焦於被攝體前面的障礙物時(例如非預期被攝體的身體或頭部),請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辨識部分]設定為只有[眼部],便可縮小辨識被攝體的範圍。
  • [點: M]/[擴充點]
    當您想要對焦的被攝體移動非常快速,並且難以使用追蹤功能加以追蹤時,建議將[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或[擴充點]等參數。或者,您可以事先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並使用指派為[固定追蹤關閉]的自訂按鍵暫時將參數切換為[點: M]等。

    提示

    • 關於動物頭部和身體的辨識,相機比較容易辨識像狗或像貓一樣的外形。在拍攝不同外形的小動物時,如果頭部或身體的被攝體辨識框顯示在非預期的被攝體或被攝體的部位上,請將[辨識部分]設定為[眼部]。這樣做可更容易對焦於預期的被攝體和眼睛。

野生動物/寵物(拍攝大型草食性動物等時)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
對焦區域] [追蹤: 點M]
[點: M]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動物]
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 [追蹤變換範圍]: [3(標準)]
[追蹤持久性層級]: [3(標準)]
[辨識靈敏度]: [3(標準)]
[辨識部分]: [眼部]或[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點M]
    當您快速對焦於大型草食性動物並在拍攝被攝體前調整構圖時,建議將[AF中的被攝體辨識]設定為[開],並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
    對焦區域疊印在動物頭部時,如果被攝體辨識有效,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的眼睛等部位。如果在開始追蹤操作後改變取景,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直到追蹤開始時設定的對焦區域以外的位置。因此,您可以在調整取景時拍攝被攝體。
    當您將[追蹤期間的區域顯示]設定為[開]時,會顯示追蹤開始位置,即使在追蹤過程中也一樣。當被攝體移出對焦框之外,而您要快速重新開始追蹤該被攝體時,此功能很實用。
    此外,如果在追蹤過程中按下已指派為[對焦標準]的自訂按鍵(預設設定為控制滾輪中央),可將追蹤開始位置移到對焦框位置。如果事先移動追蹤開始位置(例如,因為構圖調整而變更被攝體位置時),當您重新開始追蹤時,會發現此功能非常實用。 當相機因為顯示更寬的被攝體辨識框而對焦於被攝體前面的障礙物時(例如非預期被攝體的身體或頭部),請選取[辨識目標]→[動物]→詳細設定,然後將[辨識部分]設定為只有[眼部],便可縮小辨識被攝體的範圍。
  • [點: M]/[擴充點]
    如果使用追蹤功能難以追蹤特定被攝體(例如當草食性動物聚集在一起時),可以透過將[對焦區域]設定為[點: M]或[擴充點]更容易指定特定動物。您也可以透過事先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點M],使用指派為[固定追蹤關閉]的自訂按鍵,將對焦區域暫時切換為[點: M]等參數。

    提示

    • 關於動物頭部和身體的辨識,相機比較容易辨識像狗或像貓一樣的外形。在拍攝不同外形的草食性動物時,如果頭部或身體的被攝體辨識框顯示在非預期的被攝體或被攝體的部位上,請將[辨識部分]設定為[眼部]。這樣做可更容易對焦於預期的被攝體和眼睛。

野生動物/野生鳥(在同時有動物和鳥的地方拍攝被攝體,但不變更設定時)

建議設定

MENU項目 設定值
對焦模式] [連續對焦]
[連續對焦優先設定] [平衡重點]
[對焦追蹤靈敏度] [3(標準)]
對焦區域] [追蹤: 寬]
[寬]
[換垂直/水平AF區] [僅對焦點]
AF中的被攝體辨識] [開]
辨識目標] [動物/鳥]
辨識目標]→[動物/鳥]→詳細設定 [辨識優先順序設定]:[自動]
[辨識部分]: [眼部/頭部/身體]
被攝體辨識框顯示] [開]
  • [追蹤: 寬]/[寬]
    若要在不變更設定的情況下,在動物和鳥類同時存在的地方對焦於動物或鳥類,建議您將[辨識目標]設定為[動物/鳥],將[AF中的被攝體辨識]設定為[開],並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寬]或[寬]等。
    然後,將對焦區域設定為[追蹤: 寬]或[寬]等參數。對焦區域疊印在動物或鳥的頭部時,如果辨識有效,相機會自動追蹤被攝體的眼睛等部位。